朋友曾经问我,从事石材行业生产制造20多年,是不是很累?
我的回答是肯定的,“累,不是一般的累,而是非常累”。
累的原因并不是生产任务繁重、艰巨,而是石材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各种缺陷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和烦恼。
工作了20多年,经历了很多我不知道的石制品制造项目。可以说,我经历过的项目中,很少有能够轻松完成的。他们都经历了无数的“艰难曲折”、“口水战”和“不眠之夜”。
如果下辈子再选择石头职业,我不会再选择了。作为一个石材人,面对国内客户对天然石材产品的各种不合理的质量要求和苛刻的条件,面对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天然材料,面对一个工程完成后一堆堆的石边材料,我无法抑制内心的愤怒和愤怒!只能说“在天然石材缺陷的处理上,我们错了!”我们把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天然材料视为可以通过工业化控制的产品。我们随意浪费和杀害天然石材。我们以最低的价格购买世界上最昂贵的产品。我们一意孤行,不了解宝石的珍贵和来之不易。
尽管石材是一种传统且历史悠久的建筑材料,但石材在室内外装饰中仍然受到青睐。石材生产企业和石材供应商经常因天然石材表面存在的各种所谓“缺陷”而与需方发生矛盾和经济纠纷。轻则损失数万元,重则数十万元甚至数百万元。
最严重的问题是石材需求方的建筑装饰工程因材料停工,影响了整个装饰工程的施工进度和建筑的如期开业。这种经济损失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最终的结果是石材生产商、石材供应商和石材需求方对簿公堂,造成双方损失惨重,严重影响双方的正常生产经营秩序。
这种石材生产、加工、管理中出现的不正常经济现象,大多是因所谓天然石材“缺陷”引发的纠纷造成的。如果双方在相互协商、求同存异的基础上出发,解决这个问题会容易得多。
由于石材的“天然”特殊性,它不同于任何其他装饰材料。它能够按照人们的意愿完美地满足我们的要求。
石头是经过数亿年的各种地质作用而形成的。其形成后的外部理化特性,如色差、色斑、色线、纹理粗细等难以补救。
虽然各种石材表面修复技术不断诞生,但修复后的效果仍然很难完全符合石材本身的自然外观。至于色差、粒度、表面色斑、花斑的均匀性和一致性,这些都是人类无法改变的,为什么我们在使用天然石材时要责备整体,要求其完美呢?
天然石材常见的外观“缺陷”我们石材人一定要认真对待,正确认识它的特性和特点,这样我们才能在生产加工中正确利用天然石材的一些“缺陷”,不真正把它们当作废物浪费掉。
裂缝:岩石上的小裂缝。可分为开放性裂纹和暗性裂纹。
开放裂纹是指那些明显的裂纹,从加工前的石料外表面可以看到裂纹线,且裂纹线延伸得较长。
暗裂纹是指那些不明显的裂纹,加工前从石块外表面很难分辨出裂纹线,且裂纹线延伸较短。
石材开采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自然裂缝。
石材裂纹常见于米色石材(如老米黄、萨安娜米黄、西班牙米黄)和白色石材如大花白、雅诗白等。紫红色和棕色网纹也很常见。石材裂缝在大理石中很常见。
如果大量要求天然大理石不能有裂纹,那么石材生产企业最好放弃这种“烫手山芋”项目,不要最终跟客户对簿公堂,撕破脸皮。
说到天然石材的裂缝问题,我想起上世纪末国内某知名房地产企业加工莎娜米黄产品的案例
项目中加工部分Saana Beige产品时,检验人员来到工厂检查产品,但拒绝收货。
面对工程如此严格的质量要求,公司老板与工程检验人员沟通时表示,“莎安娜米色满是裂纹,没有裂纹的就不是莎安娜米色”。
最终,项目业主宁愿损失已加工的部分,也不愿继续加工,从而暂停了项目合同的执行。如果项目继续进行加工,损失将会更大。